跳到主要內容

學前課 幼兒認識上帝-1幼兒“上帝是我的牧者”課


幼兒“上帝是我的牧者”課



這是我們系列題為“幼兒認識上帝”的第一個教案。這些研究中的每一項都有助於18-24個月大的孩子更好地了解上帝的品格和本性。單擊此處查看這些聖經課程的主要索引。
這節課以詩篇23章和約翰福音10章為基礎。用非常簡單的語言,它表明了上帝是如何照顧我們的牧羊人的。
聖經段落:約翰福音23章10:1-18
聖經課標題:神是我們的好牧羊人
目標年齡組: 18-24個月的幼兒
原始教學內容:幼兒星期日學校
您可以幫助:我們喜歡閱讀您的想法,以使課程計劃更好。 點擊這裡發表評論。
主要思想: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我們是他的羊。他照顧我們。
物資:聖經,牧羊人和綿羊的畫像。(有關供應清單,請參見下面的其他活動。)
與幼兒一起,您想簡化課程。如果您的班級能夠,請讓他們一起坐在您面前的地板上。給他們看牧羊人的照片。拿起你的聖經。 說:  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聖經是他的話。 說: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我們是他的羊。他照顧我們。(重複三遍。)
以下活動旨在加強簡單的聖經真理,鼓勵他們的發展,並激發他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。選擇最適合您教室的課程。

學習活動

跟隨牧羊人(大型團體/所有人)
供應:牧羊人,給幼兒健康的零食,喝水。可選:服裝,綿羊的鈴鐺,房間裝飾,使其看起來像一塊田地(使用肉紙,做石頭,草地,池塘等)
問:什麼是羊說什麼?(巴阿。)上帝是我們的牧者。我們是他的羊。他照顧我們。我會假裝成為你的牧羊人。你是我的羊 跟著我,我會照顧你的。
要做讓另一位老師站起來,像只綿羊一樣,鼓勵幼兒做同樣的事情。帶領你的羊喝水。鼓勵他們喝酒。帶領他們吃飯。鼓勵他們吃飯。
說:上帝是我們的牧者。他為我們提供食物和水。他在乎我們。(他們在吃飯的時候,算一下你的羊。)
說:我所有的綿羊都在這裡。我是牧羊人,我保護自己的羊。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他保護我們。(將他們帶到休息的地方。)
說:當我們累了時,上帝讓我們休息。你能假裝休息(睡覺)嗎?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他照顧我們。(他們在休息的時候,數一下你的羊。)
說:我所有的綿羊都在這裡。我是牧羊人,我保護自己的羊。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他保護我們。
如果他們在進行此活動時(跟其他孩子逃跑)在跟隨您時遇到麻煩,請說綿羊跟隨他們的牧羊人!我需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孩子的名字)跟隨我!上帝是你的好牧人。他知道你的名字,叫你跟隨他!
拉箱(大或小群)
供應:鞋盒,在小側面的頂部附近打孔。系上足夠長的繩子,以便幼兒將箱子拉到他們身後;釀羊肉,毛毯
說:這是一隻羊,您需要照顧。你能把它們塞進去並保持安全嗎?聖經說上帝是我們的好牧人。我們是他的羊。他照顧我們。
要做:向他們展示如何拉動身後的箱子並帶領他們的羊。盡可能多地重複主要思想。
棉花球探索(小團體)
配件:中型或大型的盒子/容器,棉球,小聖經,玩具羊,玩具牧羊人,關於羊的小書,或可能與課程主題相關的任何其他小物品。用棉球裝滿盒子。隱藏整個項目。
說:綿羊柔軟,就像這些棉球一樣。你能感覺到棉球嗎?(繞過幾個棉球。告訴他們如何摸摸他們的臉以感覺柔軟。)這些棉球中藏著一些東西!(拉出一個小物件。)讓我們看看您能找到什麼!(您可能希望以小組形式進行操作,因此2或3個幼兒可以同時進行,而不是所有人都希望但不能一次完成。)
觸感
帶上真正的羊毛上課。讓他們觸摸它並描述紋理。當他們接觸羊毛時,重複主要思想。
綿羊體驗
如果這是您的選擇,請將純正的綿羊/羔羊帶到您的教堂。讓您的孩子寵愛綿羊。和他們談談綿羊是什麼樣的(行為,飲食等)。當他們發現有關綿羊的新事物時,重複主要思想。
圖片發現
打印出各種綿羊和牧羊人的照片。將它們放在您的房間裡隨機放置的地方,供您的幼兒玩耍。當他們在那個地區時,與他們討論圖片。問他們他們看到了什麼。重複主要思想。
字符串發現
物品:綿羊,牧羊人的細繩,正方形的方形圖片,綿羊/牧羊人的玩具/小人物或拼圖碎片,任何可以綁在繩子上的小東西或膠帶。
如果您的教室有桌子,則此活動效果很好。用繩子把桌子上的膠帶纏好,離椅子足夠近,以便幼兒將它拉起。使它足夠長,以便在另一側懸掛在地面附近。為此,請綁紮/綁紮您的物品。讓您的孩子坐在這些物品的對面。向他們展示如何拉起繩子並發現有趣的東西!重複他們玩的主要思想。
一起閱讀
有很多基於詩篇23的兒童讀物。給他們讀這樣的圖畫書。或者,您可以閱讀有關大衛的牧羊人的故事,也可以閱讀耶穌在約翰福音10中成為好牧人的課程。或者,如果您無法獲得這些知識,請根據詩篇23或約翰福音10來製作自己的小圖畫書!
祈禱
握手或低頭(只是示範並要求他們做同樣的事情。有些也許,大多數可能只是看著。)請像下面這樣簡短地祈禱:親愛的上帝,您是我們的好牧者。我們是你的羊。你照顧我們 幫助我們關注您。我們愛你。感謝您愛我們。阿們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不用工具的遊戲

捉人 遊戲玩法 幼兒一人將手掌掌心朝下向前伸。其餘幼兒每人伸出一食指頂住伸掌者的手心,念兒歌,兒歌唸到最後一字時,伸掌者迅速抓握掌心中的食指,伸食指者要盡快逃脫,被抓住食指者就做下一次遊戲的伸掌者。 城門城門幾丈高 遊戲玩法 城門城門幾丈高,三十六丈高,騎花馬,帶大刀,走進城門套一套,問你吃橘子還是吃香蕉?兩個幼兒做城門,隻手相握上舉,事先商量好,一方為橘子,一方為香蕉,其餘幼兒圍成圓圈,邊念兒歌邊依次鑽過城門。 當兒歌唸到最後一個字時,做城門的兩個人手放下,套住一個參加者,然後問他要吃香蕉還是橘子,被套住的人回答後,站在相應的一方後面,等所有幼兒被套完後,比一比香蕉多還是橘子多。 捉尾巴 玩法:幼兒兩人一組,各自在後腰帶上繫上彩繩當尾巴。遊戲開始,四散跑開,每一對幼兒要想辦法捉對方的尾巴,同時你要保護自己的尾巴。抓到對方尾巴者為勝。(只能在圓圈內跑,抓到後快速回到老師處)提出要求後,與幼兒共同遊戲。遊戲結束後教師針對情況,及時表揚鼓勵。 夾球接力跑 玩 法:遊戲的人分成兩隊,不是進行普通的接力跑,而是用膝關節處夾球跳著跑。如果用手抱球或球落地均為犯規,要返回出發地重跑。為了夾球方便,不要使用過大的球 ■顏色大風吹(一種、二種、三種) 一個 ■海浪拳 3.猜拳升降梯(進階猜拳攻城堡) 適合人數:10人左右 器材場地:帶至有樓梯的地方即可 方式:由老師在階梯最下層當關主,所有學生在階梯最上端,與關主猜拳,贏者往下走一格、平手則不動,最先走到最下端的學生獲勝。(此遊戲可視階梯的寬度同時進行,教師可於第二次進行時多加猜拳輸者要往後退一格的規定,增加趣味性) . 猜拳你我他 1. 道具: 2. 步驟: a. 小組圍成一個圓圈,請每一個人先提示自己的名字為何 b. 帶領者帶領大家喊剪刀石頭布,然後所有的人就同時出拳 c. 出拳後,若對方與自己所出的拳一樣就必須趕快喊出對方的名字 (例如:若有三人與你出同樣的拳,你就必須連續喊三個人的名字) d. 喊不出來與喊最慢的就算輸了。 e. 輸的人需要分享一件與自己有關的事 ( 如:我喜歡的休閒、嗜好、去哪裡購物等 ) 3. 秘訣...

4歲的團康遊戲

手指搖 節拍遊戲 四歲小孩呀,呵呵, 其實對四歲小孩只要隨便玩一下, 小孩就興奮到不行咧~ 幾個遊戲參考: 1伊比呀呀:有一首伊比呀呀的歌,先教孩子唱,       唱到 ” 呀呀 ” 的時候就壓自己的頭,       唱第二遍的時候可改伊比捏捏,       唱 ” 捏捏 ” 時,換捏自己的鼻子,       唱第三遍的時候改伊比踏踏,換踏步,       以此類推~ 2可以玩123木頭人。 3支援前線:主持人將孩子分好組後,講一個小故事,       例如:羊媽媽最喜歡洗襪子,可是他們家的襪子都洗完了,          現在請小朋友支援羊媽媽臭襪子兩雙,          讓羊媽媽把襪子洗乾淨!       然後請孩子把支援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。 4猜拳歌:有一首歌:小朋友我們行個禮,握握手呀來猜拳,           石頭布呀看誰贏?輸了就要跟我走。      動作分解:小朋友我們行個禮-兩個小朋友互相敬禮。           握握手呀來猜拳-握握手準備猜拳。           石頭布呀看誰贏?-互相猜拳。           輸了就要跟我走-輸的人要在贏的人後面搭火車。      以此類推,最後會剩下兩列大火車猜拳。 5傳手帕:放音樂的同時,小朋友按照指定的順序傳手帕,      等音樂停止的時候(主持人可隨時關音樂),      看手帕在誰那兒?誰就可以上台表演。 簡單的魔術和折氣球簡單的魔術和折氣球 6口香糖: 兩個小朋友一組,帶活動者喊口香糖小朋友要問黏哪裡 帶活動者發號施令黏額頭或黏屁股兩個小朋友就要額頭相碰等,聽口令活動,4歲的小朋友對人體基本上都知道了,又可以拉進團體小朋友的距離,個人覺得很好玩喔!

2020主日學計劃書

一、主旨:陪伴&聖經   二、形態:家庭聚會 (1)混齡。 (2)方式:主要活動不拘年齡,習作按年齡調整分級。 三、方式: (1)陪伴:自由活動、角落遊戲。 (2)聖經:信息、習作、專題。 (3)內容:遊戲、信息、詩歌、習作、生活。 四、聖經架構規劃 (1)教學規劃 分類:年代序 5部:律法書、先知書、聖卷、福音書、書信 ※耶穌的聖經&先知與使徒的根基上。 (2)期間以年度為單位 1-4月福音書4/1復活節 5-7月書信&聖卷 8-12月律法書&先知書12/25聖誕節   (3)內容明細 信息:影片、PPT、問答 習作:著色、迷宮、課制教材 專題:10項(除了12、4月)其他一個月1項。 *配合年代及人物比較好記憶。 五、學生程度 依學齡程度區分 A學前(1-6歲) B國小一二(7-8歲) C國小三四(9-10歲) D國小五六(11-12歲) *實務:聖經教學配合學生程度(參國小教材數學、國語文進度)彈性調整。 六、遊戲 目的:促進人際關係。 學生遊戲選用原則,按成長階段。 A體能遊戲 B人際遊戲 C規則遊戲 D規則遊戲 ※配合孩童世代工具。 七、詩歌&禱告 目的:連結神人關係。 詩歌選用原則,按成長階段 主要讚美之泉兒童 因為敬拜符合教會季節 資源支持最佳 八、生活   點心、奉獻&回應詩歌。 九、課堂工具 課室教具 數位教具